2013年7月27日

一萬小時規則


MR JAMIE的網誌"天份是什麼,能吃嗎"中提到,Malcolm Gladwll 一萬小時定律,對於即將邁入30的我有深深的體會。

有時會感嘆,花了10年多的時間玩音樂、練鼓、寫歌,到最近發現我真的就只是在"玩"音樂,而沒有對這領域中的諸多是像去專精。並不是在意比別人差一點,畢竟現代不是個專精你就贏的社會。或許是自信心使然,覺得自己不夠好,在意別人的眼光,單心被批評之類的自尊心作祟。當然這不能拿來做自怨自哀、自我毀滅的藉口。

在這邁入30的關卡,接觸到了皮革這回事,我不懂IT不懂創投,但我喜歡看IT人創投人寫文章的方式與思維,這對一個看似傳統又不失高尚的皮革工藝,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刺激呢?



簡單的說一萬小時定律. 就是花一萬個小時,刻意的練習去專精一項技能。

假設,每天花三小時去針對專精你主要的興趣做練習,十年之後就會達到一萬小時;若以每天工作時數計算去專精你的工作領域,這樣大約五年以後就會達到一萬小時。稍微想一下,你已經花多少時間去成就你的領域,計算一下你還需要多久的時間達成這一萬小時吧。


如果一萬個小時是成為專家的入門,那就別管什麼天份了,去努力下一個一萬吧!

BTW
搜尋一萬小時定律,可以看到一本書"Outlier",可能是他的出處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一下吧!

2013年7月24日

從頭開始:先規劃吧!


近半年的時間,幾近沒有收入,化身為時下流行的啃老族。

這段期間對自己最詬病的事情,其實就是在規劃與安排自己的生活與時間。
很多想法與很多必須進行的,不知道是哪來的惰性,總是擺在手邊,一段時間後越積越多,沒有規劃,沒有安排,只是習慣性的每一件事情都寫在身邊的便條紙上,最後,能在便條紙上被剃除的只有兩種情形,一個是突然想到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完成他;一個是錯過的重要時刻,不得已只能放棄。

每個人正常一天當然就是24小時沒錯,假如你一天花8小時睡眠休息,醒來花2小時整理完後出門至上班,經過8小時上班時間外加1小時的午間休息,花半小時下班回家(或是其他地方),以上一共19個小時。

剩下的5小時內,你可能會經歷晚餐、盥洗、與家(情)人相處、建立友誼等等以外,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可以使用時間,除非你的工作是與興趣相關,不然,規劃與安排真的是件重要的事情。

假如你認為手上有很多要做的事情,但是事情的數量只有增加沒有減少。
那"OHIO原則:Only Handle It Once"就很重要了
就是把每一件事情,只有進行一次;
看到需要回覆的Email,在第一時間就回覆;
需要處理的重要事項與不重要的立刻決定馬上回覆,或是另外安排;
將得到訊息與靈感的當下,用最短的方式將他記錄下來。

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希望你也可以留言給我。

2013年7月23日

好久不見的blogger。

2013年

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,離開了工作,創造了一個品牌
但是,創業真的不是這麼容易的。

看了MR JAMIE的每天寫網誌的磨練,自己也希望可以跟進。

但是大致上還不清楚想要跟大家表達或是傳達的訊息有哪些方面。
不過就先這樣。一步一步來看,事情一定會明朗化的時候。

希望分享的內容也可以對你有啟發。